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焦点>> 具体文章
齐二药事件启示:源头之患 后患无穷
2006/5/26 7:09:37作者: 吴焰  摘自:《华东新闻》 编辑:白海燕
文字显示大小选择:【
     业内人士警告:化工生产、流通的混乱,是导致假药假酒夺命案、掺假食品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这已经不是市场监管到不到位的问题了,是时下的化工原料市场根本就处于不设防状态。”到5月18日,“齐二药事件”已追查到“夺命真凶”——齐二制药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中,应当使用的辅料丙二醇被二甘醇在销售环节中偷梁换柱。对此,全国化工专家崔克清发出惊人之语。 
  “齐二药事件”发生后,这几天,有关制药企业在生产、审批、流通环节暴露出的严重自我监管不力问题,以及行业监管,均受到严重质疑,直逼要害。不过,在崔克清看来,有一个环节,即这一事件链中的源头——化工企业及这一市场,一直存在严重问题,却始终未能引起高度重视。

  “已经多次出现了假酒夺命案、掺假食品伤人事件,现在,又有了假药案。这些事件,都与作为添加剂或辅料的化工品有直接关系。再不引起重视,化工品还可能会在其他事件中扮演‘杀手’角色。”

  丙二醇为何能被偷梁换柱

  企业采购经理:化工品市场该规范了

  根据齐齐哈尔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调查结论: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采购人员为图便宜,在从江苏省中国地质矿业公司泰兴化工总厂购入丙二醇时,既没有索取资质证明,也没有到厂查看,致使购入假冒丙二醇共计2吨之多,并最终作为辅料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

  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进一步查明假冒丙二醇来源时发现:犯罪嫌疑人王桂平用价格低很多的二甘醇冒充了丙二醇,从常州华格尔化工有限公司购进1吨“二甘醇”,连同标识为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泰兴化工总厂的“丙二醇”标签,一并发往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

  这些结论、以及有关细节,还有待进一步调查确认。嫌疑人王桂平与齐二药厂采购员出现了严重违法行为,是显而易见的。法律上该怎么追究就怎么追究。

  不过,在一位化工企业采购经理看来,虽然采购员与贩假销售者可能是一种个人违法行为,但是,“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浮在面上的替罪羊”。

  他反问道:“一家企业,为什么在不具备生产某种产品的条件下,可以为不具备资格的私人老板大开绿灯,用企业的名义在社会上购置和销售化工原料牟取暴利?一名私人老板,又为什么可以同时采用两个不同企业的名字销售产品和开具发票,采购单位竟没有提出任何疑义?”

  “事实上,化工品流通市场很混乱,特别是小型化工企业的产品交易。”

  根据他的经验判断,像犯罪嫌疑人、私人老板王桂平那样,能够在较长时间内获取两家化工企业的正规票据,连同厂方标识发往齐二制药厂,“企业与私人老板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利益默契。就算企业果真有‘冤’,也难逃其管理漏洞之责”。

  他透露:类似情况在小型化工企业中并非个别。

  “化工行业竞争太激烈,小作坊、夫妻店式的小企业太多。为获得高额利润,出现了不少灰色交易以及违法交易。”

  比如,一些本身不具备某种化学品生产装置的企业,也乐意出借“身份”,替那些资质不健全甚至可能是“三无”企业的产品“挂羊头卖狗肉”。

  “这次因为致人死伤,而且查出假药、追到了辅料源头。更多时候,作为辅料与添加剂的化工品,对人体的毒性其实更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不容易暴露。而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早已从中获利。”这也为王桂平式的销售人员贩假行为提供了市场可能性。

  到目前为止,调查追查到的与这起假药事件有关的“源头”企业——泰兴化工总厂、江苏美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以及常州华格尔化工有限公司,都有貌似正规的身份,令不知内情的人不可思议。而据本报实地调查的记者看来,这些企业更像是一家作坊,看不出“规范”与“规模”,就连头顶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帽子的国企泰兴化工总厂,也与村办企业并无大异。“就连这些企业都陷入到非法业务合作中,可想而知,那些夫妻作坊、小化工,在化学品交易上,就更加无序。”

  “对贩假人员与制假企业的监管、打击力度远远不够。”这位采购经理认为,这正是潜流涌动的“问题所在”。化工品有一般商品的特性,更有特殊性——其用途广泛性可能有危害性。在国外,对化工企业的资质、产品流通的专业化管理非常严格规范,但在我国,管理基本空白。

  作为一家拥有1000多人的中型化工企业——南京第一农药有限公司的经理王红明认为,小企业的恶性竞争,对规范运作的化工企业冲击很大,扰乱了市场秩序。 

  他举例说,国家对大中型化工企业有一套严格的运作程序和制度规定。像他们生产的一种农药,市场价为12万元吨,其中含有环保成本1万元、安全成本3000元,等等。一些民营、私营小企业,在这些基本投入上无心也无力,却并未受到监管,其产品往往在市场上具有较大价格优势。

  “没有环保、安全基本投入的化工企业,在欧美国家是很难找到立足之本,但在我国大量存在。”王红明无奈地说。

  问题辅料背后还有“问题”

  药厂人士:“都是招标惹的祸”

  看上去,假药事件脉络清晰,崔克清却觉得:“疑问还比较多。”

  他不避讳自己对“购进被偷梁换柱的丙二醇原料系采购员的问题,以及企业自我监管不力”说法的怀疑。“二甘醇与丙二醇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化学品,两者辨识度很高,而‘齐二制药’对丙二醇完全不陌生,从购入了假丙二醇开始,要经过的环节、接触到的人非常多,为什么此前竟没有一个环节、一个人产生过怀疑?”他大胆揣测:会不会用二甘醇来替代丙二醇,本身是一种企业行为?

  这一揣测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一位制药厂中层管理者透露:为了降低药品成本,制药厂在一些药品辅料上会适当调整,选择价格较低的替代品。

  在国家食品药监部门的官方网站论坛上,官方曾对此明确回复:在辅料品种、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变更辅料来源目前无规定申报。

  目前,国家药品标准基本上是针对主药制定的,很少检测制剂的辅料,当生产厂家对辅料来源把不好关时,由辅料引起的不良反应就容易发生。

  就算需要重新申报,我国药品质量标准也极不完善,曾有药品检验也符合国家标准,但事后却发现有严重问题而被召回。这方面的漏洞容易让一些制药企业钻空子。

  这位药厂人士强调:“这才是关键!”

  两年前的“龙胆泻肝丸事件”让人记忆犹新,其本因是百年老字号北京同仁堂,在配方中将原有的“白木通”换作了原料供应更为普遍的“关木通”,而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已被证实能导致尿毒症。

  辅料变更的背后,往往有经济因素。那位药厂人士“指点迷津”说:“如果把价格放在一起看,这是一个有趣的价格游戏。”他意味深长地说了句:“都是招标惹出的价格大战。”

  记者在网上搜寻。按照一家长期代理经销进口化工原料的化工贸易公司最新报价,丙二醇为1.2万元吨,二甘醇为8000元吨。按照齐齐哈尔药监局负责人介绍,此前“齐二制药”购入的丙二醇价格为1.7 万元吨,这次“问题辅料”竟是用6000多元吨的价格从王桂平处购入的“丙二醇”(实为二甘醇)。

  崔克清介绍,化工原料的质量并不取决于进口或是国产,主要根据其纯度、所含杂质成分、含量来判定其质量高低,从而确定价格。

  今年4月,“齐二制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能在广东省药品招投标中独家中标,“便宜”正是最大优势。

  “现在实行的药品购销招标制度,某种程度上也造成了企业价格大战。”该药厂人士直言,“招标造成了普药的低价倾销,而很多企业是把低价策略建筑在偷工减料上。”

  他声称,这种现象并不是个别的。也不是只发生在个别药品上。“应该从药政体制上寻找更深层原因。”

  谁去监管遍地开花的化工企业

  化工专家:行业“不设防”状态,绝对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尽管药监部门一再强调,“假药”事件只是偶然事件,公众不必谈“药”色变,不过,崔克清却希望社会特别是政府管理部门能够“谈‘化工’色变”。

  “化工物质是把双刃剑。不能只看到其造福人类的一面,却疏忽了它带来灾害的另一面。这种危险性,常常是潜在的”。更大的问题在于:“在化工业受到各地青睐的同时,却常常出现‘无知者无畏’现象。我们应该抓住大化工时代的机遇,但是,如果继续以现有审批、运行、管理体制看,隐患非常大。”

  广东、江苏都是化工大省。崔克清曾主持过对江苏全省化工企业的摸底,化工企业的数量竟高达3.5万多家。其中,以小型企业、乡镇企业居多。

  “这绝不是一个好现象。化工企业对环保、安全有特别高的要求,发达国家都不鼓励小型化。”

  作为全国知名化工安全生产专家,崔克清参与过大量化工项目的评估,担任过50多起国内重大安全事故调查专家组成员,也接触过各种类型的化工企业,在他看来,现下我国对化工企业的门槛基本不设防,加上化工业利润优厚,导致夫妻作坊都可以遍地开花,随便买个罐子、搭个钢架,便可以开张生产。

  王红明用“如履薄冰”来描述自己从事化工行业的心情,而崔克清痛心的是:“如履平地”的经营者与管理者却太多了。

  当化学品进入流通领域后,对化学品的运输、管理也缺乏专业指导与监管,近年来频频出现的化学品运输泄漏事件,以及假酒毒死人、掺假食品事件等案子,都涉及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齐二药事件’,说到底,也是长期以来化学品市场的不设防或是低门槛带来的后果之一。”

  去年末,崔克清应邀到广东佛山紧急评估一个化工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达1.2亿元,在崔去评估时,已经投入了5000多万元。问题是,这个化工基地的选址,竟然靠近一个常住犯人4000多的监狱。

  “这严重违反了有关化工企业布局的基本间距规定,可它居然能够通过立项审批,还建得如此轰轰烈烈,这样的常识错误,如果不是相关部门的严重渎职,就肯定有猫腻。”他的评估建议是:监狱不能搬,就只能尽快让企业搬离。搬迁费则应该由项目投资方和政府共同承担。

  “在行业管理上的失控,是最大的失控。”崔克清反复强调。

  “行业管理的失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根本没有与化工项目、产品匹配的监管项目。“比如那3万多家化工企业,说起来,工商、环保、社会保障、税务等,各个部门都可以监管,但是,谁会针对化工物质作专业化监管?”

  其二,监管者的专业素质很差。“化工安全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它无法允许‘门外汉’指挥。”在他看来,正因“门外汉”太多,现有的很多监管无法打在“七寸”上。

  “这种行业不设防状态,绝对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否则,会影响我国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位化工界著名专家疾呼。 
 
本文关键词:齐二药事件,启示,源头之患,后患无穷
本文已经被阅读了:4337次
→ 读者评论意见:
  • 8537:看大海感悟人生的句子:http://www.nanss.com/yulu/8471.html 雪作文:http://www.nanss.com/xuexi/8105.html 月总结:http://www.nanss.com/gongzuo/7559.html 幼儿园中班工作计划:http://www.nanss.com/xuexi/7920.html
  • bczbsvf:-咕晨白尾鸥https://www.imdb.com/list/ls571133210/?mode=desktop&ref_=y_ro_s
→ 请发表您的评论:
文章评分:很好一般不好
您的名字: 必填
您的邮箱:
评论意见:

还可以输入

查看结果







如果您有长篇大论,请点击这里向我们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