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防伪技术>> 防伪技术>> 具体文章
激光打孔成像技术及应用 ----护照仿伪新措施
2006/4/3 21:41:44作者: 梁治寇 摘自:警察技术 编辑:警察技术
文字显示大小选择:【

  摘  要:本文归纳和分析了现行护照资料页像片防伪技术措施的主要方式与不足,同时以荷兰2002年新版护照为例,推介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护照防伪  激光打孔成像技术

当今世界由于国际“偷渡”集团犯罪活动的猖獗,伪造护照等出入境证件已呈现出高科技化。因此不断加大护照证件的防伪技术性能,已成为各国出入境管理、警察及司法部门的努力方向。而护照作为公民出国旅行及居留时的唯一有效证件,持照人的像片是护照资料页上不可缺少的项目和内容,也是出入境边防检查最直观、最重要的查验步骤与查验原则、即必须“人、照相符”。正因为如此,护照防伪的重点往往集中在像片部位,造假者挖空心思也主要是在像片上作各种手脚。

 

一、护照资料页像片现行防伪技术措施的特点与不足

    纵观世界各国护照,对资料页像片的防伪处理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但根据像片的成像过程,各国护照对这一部位的防伪技术措施大致可分为两类:即针对光学像片的防伪技术措施和针对数码成像照片的防伪技术措施。

1. 针对光学像片的防伪技术措施

    光学像片即我们常见的感光照片。它的构成一般为纸质基底,表面再专门迭加一层银离子感光膜,所以这种照片必须使用专用像纸,并经感光、显影、定影等处理。换句话说,不能直接在护照资料页上成像。此外,凡使用此类照片,都少不了要对其进行“固定”或“粘贴”。因此,针对此类像片目前所采取的防伪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特点及不足。

    首先是如何把像片牢牢地“固定”在护照资料页上。除了常见的各种粘贴方式外,一些国家的护照(如荷兰旧版护照)还采用了金属铆钉或卡钉把像片固定在护照资料页上,但这种处理方式不可必免的为造假者揭换照片留下了隐患。

    其次是在已固定或粘贴后的像片上加盖各种“印记”。常见的有加盖签发部门的印章,根据盖印方式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加盖钢印,并在印章的形状、字体等方面添加防伪标识或暗记,以进一步增强防伪效果;二是加盖印油章、此种方式除了在印章本身设计有防伪标识或暗记外、还在印油中添加各种防伪措施,如使用荧光印油、变色印油等。有些国家的护照还在像片上添写签发人的签名笔迹,进一步增加模仿或造假的难度,防止偷渡者伪造。

    最后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对像片的压膜处理进一步加大防伪技术性能。如我国95版因私普通护照就是在像片上压有一层塑封薄膜,在塑封膜下再加有“荧光花球”“天安门图案”“红花绿叶”等防伪标识。塑封膜一旦被揭动,上述防伪标识即被破坏,所以能起到一定的防揭换作用。

    从近年来的出入境边防检查实践看,采用光学像片的护照尽管添加有各种防伪技术措施,但仍不能有效的防止揭换像片。究其原因,问题还是出在像片本身。即相对于护照资料页而言,像片最终是被“粘贴”上的,所以造假者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揭换像片。如犯罪分子有从护照资料页的背面以“开天窗”的方式揭换像片;有通过特殊办法剥离塑封膜后再揭换像片。凡此种种都呼唤更新更好的防伪技术措施出现。

2. 针对数码成像照片的防伪技术措施

    数码成像又称电子影像技术或数字化照相技术。它与光学照片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这一技术完全摒弃了化学感光原理,代之以全新的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数码转换打印技术,所以当这种技术应用于护照时,它的成像及制作过程是全新的。它将持照人的图像通过数码相机拍摄与计算机处理,同其它资料(姓名、出生年月等)可一并直接打印在护照资料页上。因此它既无传统意义上的“像片”可言,更不需要“粘贴”,对造假者来说,当然也就不存在“揭换照片”一说。

    这一技术最早使用于德国护照,现已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护照上所应用。我国则在97版(2000年6月启用)因私普通护照上采用了这一先进技术。如北京、上海等地在申领护照时,持照人不用再去照相馆照像,而是在护照办理中心由数码相机拍摄正面头像,经计算机处理后连同持照人的其它资料一并打印在一张塑料薄膜上,然后再经热转移直接压制在护照资料页上。此薄膜如有揭动,连同像片等在内的整个护照资料页将一起被破坏,因此有很高的防“揭换”性能。

    但事物总有两面性。最近一段出入境边防检查记录显示,偷渡集团又针对此防伪技术措施开始了新的造假活动。从上海、厦门等地查获的伪假护照看,造假者在无照片可揭换的情况下,又打起了塑料薄膜的主意。如犯罪分子将此塑料薄膜仔细打磨,使原有图像不清晰或破坏局部图像,然后再重新打印复制偷渡者的头像,以假乱真、蒙混过关。为从“像片”这一源头上彻底堵住漏洞,各国出入境管理及警察机关仍在继续努力寻找更直观、更有效的护照像片防伪技术措施。

 

二、激光打孔成像技术及其优点

    激光及其应用是上个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它利用光的受激辐射原理,可使单色光束具有极高的能量和很强的方向性,因此可广泛应用于精密加工、医疗、测量、信息处理、武器与军事装备等多个领域。我们前文所提及的数码成像及打印技术实际上已经在使用激光(打印技术),只不过此时的光束能量比较弱,主要是通过光电转换技术控制矽鼓的静电感应或喷墨头的移动来形成相应的图像。

    基于此原理,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把打印机的喷墨头换成激光发射孔,让数码图像的电子信号控制和操纵激光束,再调以适当的能量(强度)就可以在一定的材质上“精密加工”出相应的图像。其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让激光束象针式打印机一样工作,以“墨点”——激光打出的孔眼——形成我们所需要的图像。

    目前世界上已把这一设想成功地应用于护照资料页像片的处理。2002年荷兰在新版护照上(还包括其它相关的出入境证件,如外交、公务及普通护照、国际旅行证等共计9种)率先使用了激光打孔成像技术。

1.护照资料页采用厚约1毫米的塑料材质做基底,和其它护照一样,在资料页的左上方为持照人的正面头像(仍采用一般的喷墨打印),右侧是持照人姓名、性别等文字资料。整个资料页作塑封处理,表面光滑平整。

2.护照资料页的右侧、即在印有文字资料的部位用激光打孔再形成一张持照人正面头像。在常光下观察,可见头像的基本轮廓(图二)。透光观看,头像十分清晰,完全同左侧的喷墨打印图像(图一)。

3.激光打孔所形成的整个头像面积约30×25毫米。激光孔径约0.1毫米,孔形规则、上下贯通、边沿整齐。由这些小孔所形成的持照人头像非常逦⒚拦邸⒈普妗?/SPAN>

    通过对2002年荷兰新版护照的分析,用激光打孔所制成的护照资料页像片在防伪及查验时有以下优点:

1. 激光打孔所形成的“像片”无法伪造和涂改。由于此方法所形成的“像片”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化学感光照片,也不是数码像机所形成的打印图像,因此既不可“揭”“换”,也不能刮、擦。由这些透光小点所形成的图像不管用任何方式、稍有改动都可以很容易地发现,所以比较好的解决了长期困扰世界各国护照证件像片防揭换的难题。

2. 查验时便于用肉眼直接观察与比对。由于颁发和使用护照的目的是确定和证明持照人的国籍与身份,所以“人、照相符”既是护照防伪的最终目的,也是边防检查和对外国人管理最基本的原则。不可否认,要彻底解决护照证件像片防伪问题,就目前的科技水平看,应该说还有其它办法。但这些办法往往离不开“高、精、光”的仪器,使用时也往往复杂且费工费时,因此这些办法在查验现场并不实用。护照证件的防伪技术措施实际上是在寻找某一交叉点——既要求有很好的防伪效果、又能非常方便的查验与比对,特别是在查验现场用肉眼就可以直接判别。从现有资料及实物看,激光打孔所形成的像片应该说基本达到了上述要求。如在旅检现场,边防检查员可以用肉眼很方便的直接观察与对比——既可以和护照资料页本身已有(左侧打印)的图像比,又可以直接与持照人真实像貌比,因此具有很好的防伪作用。

3. 这一技术具有可行性。尽管目前我们所见到的只是激光打孔成像技术的最终产品(2002年荷兰新版护照),这一技术的具体内容,以及设备、材料、工艺等还都是未知数。但就其原理及我国当前的科技水平与制造能力看,在我国有关证件(护照及相关证件、居民身份证、某些特殊场所的通行证件等)上采用此方式,在技术上应该说不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激光打孔成像技术具有可行性。建议在我国新版护照的研制(97版之后的新护照,按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的要求,现已开始着手研制新版公民因私普通护照)中应考虑率先采用这一新技术
 
本文关键词:激光打孔成像,护照仿伪
本文已经被阅读了:4072次
→ 读者评论意见:
  • 9701:很酷的英文名:http://www.nanss.com/mingcheng/9294.html qq名字特殊符号:http://www.nanss.com/mingcheng/9061.html 抖音网名男成熟吸引人:http://www.nanss.com/mingcheng/10724.html 可爱情侣名:http://www.nanss.com/mingcheng/8985.html
→ 请发表您的评论:
文章评分:很好一般不好
您的名字: 必填
您的邮箱:
评论意见:

还可以输入

查看结果







如果您有长篇大论,请点击这里向我们投稿。
→ 相关文章: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