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知识介绍---生物防伪技术
2006/4/3 21:20:59作者:* 摘自:* 编辑:海燕
文字显示大小选择:【
】
生物防伪技术目前主要有指纹身份防伪识别技术、眼睛虹膜身份防伪识别技术、抗原/抗体商品防伪技术和DNA商品防伪技术。
一 生物身份识别技术
指纹身份识别是最古老的防伪技术,现在与计算机指纹识别相结合,成为身份识别的重要手段,已在许多方面获得广泛的应用。
虹膜计算机身份自动识别技术是美国最先开发的,现已在美国开始实际应用,其原理是利用人的眼睛中的虹膜的天然纹理,这种纹理就像人的指纹一样,每个人都不相同,重复的可能性比指纹还要低。由于虹膜比指纹的隐蔽性更好,所以其身份防伪效果比指纹识别还要好。
另外,类似的这类生物身份识别技术还有声纹识别技术、唇纹识别技术、掌纹识别技术、掌背静脉血管分布识别技术和面相识别技术、气味识别技术、动态签字识别技术等。其实,只要你愿意,类似的这类身份识别技术还可以开发出很多,例如舌纹、皮肤某一局部区域的毛孔分布等等。如果要识别动物的身份,也可以开发出许多类似的动物身份识别技术。
身份识别技术主要应用于各种证件和信用卡的防伪或代替证件、信用卡等,无法用于商品防伪。
二.抗原抗体商品防伪技术
抗原抗体商品防伪技术是目前正被“热炒”的生物防伪技术之一,最早是由美国生物码公司(Biocode)成功开发出的一种全新的生物防伪技术,国内也有类似的技术已获得专利,其原理都是利用抗体对抗原的高度选择性。 抗体是一种特定的生物分子, 每一种抗体只认识一种特定的抗原,只能与一种特定的抗原结合,抗原和抗体的关系就象钥匙和锁,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特定的锁。这样将一种抗原(或抗体)做为隐形油墨印刷或打印在防伪标识物上或商品的外包装上,检验时可采用与之配对的识别抗体(或抗原)溶液涂抹这种防伪标识,再涂抹显示试剂,隐形的印刷信息(图案或文字)就会显示出来。另外,还可以将标志化合物按一定的比例掺混到诸如日用化学品、食品、饮料、汽油、润滑油、化工原料等产品中,检测时可由专业人员利用实验设备进行定量检测,这样假冒或被稀释都能够被发现 抗原抗体防伪的识别方法还有许多种,即有专业的方法,也有适合于消费者的方法,即有定性的方法,也有定量的方法。因此这类防伪技术除了具有面向公众的一线防伪功能外,还可以同时具备适合厂商和管理机构检测的二线防伪功能。
具体采用的抗原和抗体有很多种,即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造的。
技术评论:(注 评论只代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这种抗原抗体防伪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物实验识别防伪技术,其出发点是利用抗体对抗原识别的唯一性,开发者只注重了这种唯一性,却忽略了下列问题: 1.采用现代生物学方法分析和破译所采用的具体抗原和抗体并不是什么难事,而一旦被破译,就会立即失去防伪作用。
2.采用现代生物学方法完全可以从防伪标识上或商品中提取下所采用的抗原或抗体,然后大量复制。
3.由于用于公众的识别方法只能是定性的,完全可以将真标识上的抗原或抗体溶下分涂到假标识上,轻松地使假标识变成“真”标识。
4.由于用于公众的识别方法只能是定性的,对于将抗原或抗体掺在其中的商品,完全可以将假货直接掺在真货中使假货变“真”。 5.检验需要特定的抗体和显示剂,用什么办法使公众普遍获得呢?
6.有可能利用其它物质也会发生类似的现色反应。
7.不能从技术层面防止未被验证的真防伪标识本身被造假者利用。
8.不能从技术层面防止附有这种未被验证的防伪标识的包装被造假者利用
9.不能从技术层面防止造假者通过行贿、收买等非法手段获得这种防伪标识或所采用的抗体/抗原。
对于上述第3、4条,也许有人会说可以将防伪标识上或商品中的抗原/抗体含量控制在可检测的极限范围内。但是:首先,从科学的角度上讲,“可检测的极限含量”只能是一个模糊的范围,不可能是一个准确的数值点,所以没有实际意义,如果其含量低到无法用这两种方法造假,那么很可能连正常的检验都会发生困难。其次,即使通过控制含量真的能够避免用第3条所说的方法造假,造价者还可以用采用先溶解、再浓缩的办法用一个真标识造一个假标识、或者用多个真标识造一个假标识。
对于上述第5条,也许有一些善于发明的人会说,可以将抗原、抗体和指示剂分别制成干剂后都加到防伪标识上,,或者分别将三者分散到三张纸片中再将三张纸片复合在一起,这样检测时只要在防伪标识上滴一滴水就可以了。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但是,这种防伪方法还有1、2、3、4、6、7、8、9所述的8条缺点,只解决这一条又有什么用呢?
三 DNA商品防伪技术
与抗原抗体防伪技术一样,DNA防伪技术也是眼下正被“热炒”的一项高科技生物防伪技术,而且因为DNA似乎比抗原抗体更高科技,“炒”的比抗原抗体防伪技术热多了。
DNA防伪技术的做法是:从企业负责人身上(可以从一滴血、一根头发、一小片皮肤中)提取出他的DNA密码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后,克隆出更多的剂量,然后掺入到生产的商品中去,也可以制成商品标签贴在商品上。这样,生产出来的每一件商品中都将含有企业负责人的微量DNA密码标志。据悉,这种技术可广泛应用到食品、药品化妆品和颜料中去,它极有望替代传统的防伪标签和激光防伪方法。 技术评论:(注 评论只代表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其实,DNA防伪是利用了不同个体的遗传物质DNA具有各不相同的编码结构的原理,使防伪标识含有某个确定个体的DNA,如果在标识中能够检测到这种DNA,就说明是真的,检测不到就是假的。某个个体即可以是某个人,也可以是某个动物,还可以是某个植物或微生物,甚至这种DNA完全可以是人造的。当然,用来制造防伪标识的大量DNA物质并不是直接来源于某个个体,只需从某个个体上提取到其DNA的样本,就可以采用生物学方法大量复制了。
由DNA防伪的原理可知,DNA防伪与抗原抗体防伪很相似,只不过抗原抗体防伪利用的是抗体对抗原选择的唯一性,而DNA防伪则是利用了DNA分子结构的唯一性。
从防伪技术的六项基本要素来衡量,DNA防伪技术与抗原抗体防伪技术一样具有许多缺点:
1.DNA编码信息的识别和克隆技术并不很难,防伪标识的制造者可以大量复制其所采用的DNA,造假者为什么就不能呢?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9/12)报道:台湾科学委员会“基因医药卫生科技尖端研究计划”中的基因生物技术组6日公布,已经成功研发全世界第一台高密度复制DNA合成仪。担任基因生技组组长白果能指出,这台台湾自行研发完成的高密度DNA合成仪,可以同时合成384条不同DNA,每日可合成768条DNA,并可以配合聚合脢连锁反应装置,大量复制各种基因,不但节省时间,也可节省大量人力,这部机器能复制动物、人体、植物的基因甚至是防伪基因。
2.这种DNA密码信息必须用专用的TCR检测仪才能检测出来,一台检测仪几千元,还要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才能使用,对普通消费者根本没有意义。
3.没有从技术层面防止真防伪标识本身被用于造假方法。
4.没有从技术层面防止附有这种防伪标识的包装被用于造假方法。 5.没有从技术层面防止造假者通过行贿、收买等非法手段获得这种DNA物质或这种防伪标识物的方法。
也许,通过一定的努力,DNA防伪能够解决公众检验的问题,甚至使这一问题简单到“只需一滴水”,但是,不可能有任何办法避免DNA被识别和被复制。
本文关键词:生物,防伪技术
本文已经被阅读了:3011次
本文已经被阅读了:3011次
→ 读者评论意见:
- 1096:温柔以待的句子:http://www.nanss.com/yulu/9336.html 写信作文:http://www.nanss.com/xuexi/9134.html 揭牌仪式讲话稿:http://www.nanss.com/gongzuo/10641.html 推荐一本书作文500字:http://www.nanss.com/xuexi/9393.html
→ 请发表您的评论: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