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非法广告 >> 具体文章
小心:防范虚假、夸大的药品广告宣传 慎入商家的圈套
2012/5/9 11:26:30作者:李劼 摘自:南方日报 编辑:鲍泽民
文字显示大小选择:【
    非药品广告宣传药品功能主治,甚至暗示可治百病,这种宣传手法存在已久,却也屡试不爽。不久前,广州市药监局调查发现,某媒体上刊登的宣称能治愈顽固性皮肤病的产品“吸癣膜”广告存在问题,所用广告批文为“陕卫健用宣字”,混淆药品与非药品真实含义,广告内容涉嫌虚假、夸大,严重误导消费者。为此,广州药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防范非药品广告宣传药品疗效的忽悠手段,可从广告批文入手辨别广告产品身份真假。

消毒产品冒充药品
    记者从“吸癣膜”的产品宣传中看到,其批准文号为陕卫消证字2011第0120号,这显示该产品属于消毒产品,而非药品。据广州市药监局介绍,药品是特殊商品,法律规定处方药仅可以在专业杂志上做广告;而非处方药品(OTC)可以在公众媒体上广告宣传,但前提需要向省级食品药品监管局申报,经审批、备案通过后,取得药品广告批准文号方可发布。
    正规的药品广告批准文号都含有一个“药”字,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广告为例,药品广告批准文号的格式是:粤药广审(文)第2012010001号,其有效期为一年。像“吸癣膜”的广告批文为“陕卫健用宣字”,其中就没有“药”字,不属于药品的批准文号。广州市药监局还介绍,有些产品显示的如“鄂食宣字”、“藏卫健用字”、“食宣字”、“陕卫健用宣字”等,也都不是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的批准文号。
    实际上,非药品冒充药品宣传的情况一直存在,像早前和“吸癣膜”一样,产品批准文号同为消字号的“优鼻”,就曾打着治疗鼻炎的旗号宣传,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一不小心就被狡猾的商家带入陷阱。
    记者走访市场发现,还有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等也是冒充药品的“常客”,而且这种非药品冒充药品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演变出各种五花八门的把戏,消费者为避免上当受骗,也不得不与时俱进,了解最新的忽悠技巧。
由内而外模仿药品
    记者根据一些非药品冒充药品的宣传,总结发现此类产品通过由内而外的模仿药品,来实现外在形相似,内在神似药品的境地,以混淆视听,蒙蔽消费者的眼睛。
    一是形似。大多采用片剂、散剂、胶囊、口服液、外用贴等药品常用剂型。在外包装、内包装上与药品几 乎一模一样(包括图案及颜色),并且同样标明规格、用法及用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等。
    神似则从功能上着手。有的公开宣传疗效,标明适应症、用法、用量等。如"食字号"的"慢咽舒宁"就标示用于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咽喉发干等疾病。还有生产厂家也以某某“制药”、“药业”、“生物制剂”、“医药生物科技”、“医药生物工程”等带有“药”字样的企业名称出现,让人感觉做药的企业,生产出来的就是药品。
    另外,还从产品名称上去模仿药品,有的产品名称用的就是药品的通用名称或近音、谐音等,如市面上有国药准字的“999皮炎平”,不良商家就弄出个消字号的"666皮炎平软膏"。

以“无效退款”引人上钩
    对于非药品冒充药品,广州市药监局提醒消费者要注意几种忽悠人的宣传手段,比较常用的有从疑难杂症着手、以专家教授及患者名义来吹嘘疗效,或是打出祖传秘方的玄乎旗号。
    一些非药品广告常常宣称可以治疗耳聋耳鸣、心脑血管、肿瘤、皮肤顽疾等多种疾病,使用范围广、效果明显,医学公认的疑难杂症都能治愈,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患者往往抱着强烈的治愈目的购买使用,因其不属于药品,实际效果难以保证。
    “知名中医、中国十大科技新发明、民间老中医奇方”等等,这样以专家教授名义进行吹捧不是药,却比药更有效的产品,我们也常可以看到。如果觉得专家还不够说明问题,就让所谓患者群众现身说法,广州市药监局提醒,非药品广告宣传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利用患者群众的证言:"服用某某产品后,腰不酸了,血压降了,身体各项机能都好了"等保证产品效果的宣传,以此引诱患者购买。但实际上,药品需要医生检查后根据病情酌情使用,疗效因人而异,并非人人都吃一种药出现一样的效果。
    还有所谓奇方祖方包有效。“神奇秘方,糖尿病一治一个准”、“祖传秘方,特治慢性咽炎,不托、不假”,此类奇方祖方包治宣传,让消费者误认为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好产品。实际上多数只是有名无实,其出处难于考证。
■相关链接
非药品广告五大忽悠手法
    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非药品广告夸大宣传常用以下五大忽悠手法,请大家注意提防:
    疑难杂症都见效。一些非药品广告常常宣称可以治疗耳聋耳鸣、心脑血管、肿瘤、皮肤顽疾等多种疾病,使用范围广、效果明显,医学公认的疑难杂症都能治愈,以此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患者往往抱着强烈的治愈目的购买使用,因其不属于药品,实际效果难以保证。
    以专家教授名义吹疗效。“知名中医、中国十大科技新发明、民间老中医奇方”等以专家教授名义进行宣传,吹捧着产品不是药,却比药更有效。
    患者群众证奇效。药品需要医生检查后根据病情酌情使用,疗效因人而异。非药品广告宣传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利用患者群众的证言:“服用某某产品后,腰不酸了,血压降了,身体各项机能都好了”等保证产品效果的宣传,以此引诱患者购买。
    奇方祖方包有效。“神奇秘方,糖尿病一治一个准”、“祖传秘方,特治慢性咽炎,不托、不假”,此类奇方祖方包治宣传,让消费者误认为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好产品。实际上多数只是有名无实,其出处难以考证。
    无效退款保疗效。部分商家在非药品广告中打出了“无效退款”这个招牌,作为“定心丸”让消费者服下,以求在短时间内吸引到大量的消费群。如常见的“为让患者亲眼看到真实疗效,实行免费检测、现场治疗、无效退款”等宣传保证。
■专家教路
“四步”辨别广告内容真假
    广州药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防范非药品广告宣传药品疗效的忽悠手段,可从广告批文入手辨别广告产品身份真假。具体可以从“四步判定法”来看广告内容的真假。
    首先是批文,如没有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又宣称能治疗疾病,则内容可信度存疑;其次核实下日期,有药品广告批文的判断其是否过期,如已过期,则为未经批准刊播,同样属于涉嫌违规行为。另外,还可以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库进行查询,对照审批内容,最终判定其是否为药品,宣传是否属实。像“吸癣膜”的有关信息就在国家药监局查不到。
■旁边报道
国家工商总局曝光15条严重违法广告
    近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2012年2月全国部分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发布的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及美容服务类广告进行了监测抽查,共点名批评15条严重违法广告。
    此次公布的严重违法广告包括:同联奇方耆鹿逐痹口服液药品广告;十五味龙胆花丸药品广告;新研救尔心胶囊药品广告;木竭胶囊药品广告;丹神抗骨质增生丸药品广告;心脑欣片(亿天欣恼组合)药品广告;固本延龄丸药品广告;十一味甘露胶囊、二十五味珍珠丸药品广告;淄博昌国医院医疗广告;宁夏生殖保健院医疗广告;兰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广告;太原爱乐眼科医院医疗广告;天津欧亚肛肠医院医疗广告;同仁益健茶保健食品广告;HD元素食品广告。
本文关键词:药品广告,虚假广告
本文已经被阅读了:2589次
→ 读者评论意见:
  • 8493:活动总结:http://www.nanss.com/gongzuo/2553.html 给老师的一封信:http://www.nanss.com/xuexi/2923.html 安全生产总结:http://www.nanss.com/gongzuo/2975.html 生活中的数学:http://www.nanss.com/shenghuo/2888.html
→ 请发表您的评论:
文章评分:很好一般不好
您的名字: 必填
您的邮箱:
评论意见:

还可以输入

查看结果







如果您有长篇大论,请点击这里向我们投稿。